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山水之間流淌的,是這方土地的靈氣,更是非遺的文化氣韻。
自然風光造就人傑地靈,非遺文化彰顯大典之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交通廣播攜手山西太行山大峽谷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首屆八泉峽‘山水大典’暨首屆國際網紅直播旅遊節”,將當地非遺項目融於山水之間,與世界共享山水人文之美。
活動介紹
活動主題
首屆八泉峽“山水大典”暨首屆國際網紅直播旅遊節
活動時間
2018年6月23日-24日
活動地點
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
活動主辦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中國交通廣播
山西太行山大峽谷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非遺是文化沉淀,更是文化傳承,有歷史的厚重,更有新時代的獨特魅力!用潮人的方式玩轉非遺~跟我來!
看八泉峽這些讓人腦洞大開的創意
沒錯,“非遺”還能這麼玩!
創意圓羊成人禮
來一場”穿越版“的成人禮?我們是認真的!
活動當天,有一場別開生面的圓羊成人禮正在八泉峽景區等你來看!圓羊是山西長治的一種“成人禮”儀式,它是專給長到15歲(或12歲)的孩子舉辦的生日儀式,著漢服感受文化,開鎖啟迪智慧!
成人禮上,我們為帶著頭繩拴的鎖子的100位12-15歲小朋友集體開鎖,寓意他們向著聰明才智的方向發展,向著成人成才的方向發展。小朋友還將集體朗誦《道德經》選段,當朗朗讀書聲響起,你一定會被八泉峽所展現的山西傳統民俗文化的珍貴美好而折服。而現場擺放的面塑羊與非遺花饃也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精彩非遺節目
賞山水美景,看非遺節目!
它們大多已經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我們在山西長治大峽谷八泉峽景區,弘揚地方特色,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與震撼!
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是流行於山西民間傳統打擊樂,第一批入選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因此它也出現在瞭我們的盛典上。在現場,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獷豪放,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鼓”將為我們完美開場。
上黨梆子
作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道光年間被稱作本土戲。在現代文化和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上黨梆子更需要我們來傳承和保護。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市的地方傳統舞蹈藝術,又叫逗花鼓和鬧花鼓,形式豐富多彩,節奏非常活潑明快,歡快熱烈。翼城花鼓世代流傳,經久不衰,1999年更是在天安門建國50周年活動中大展風采,值得一看!
潞安大鼓
中國北方地區富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漢族傳統鼓書暨鼓曲形式,又稱"潞安老調"。表演形式為多人分持鼓板、三弦、二胡等分行當圍圈說唱。在山水大典的現場,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土香土色、韻味獨特的中華傳統!
秧歌戲
秧歌戲是山西頗具特色的戲曲藝術,清代中葉,秧歌戲借鑒和吸收瞭當地梆子戲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逐漸發展為舞臺演出。現場景區邀請名傢,為您送上細致逼真的演出,那剛健、清雅的質樸格調,一定會讓你耳目一新!
非遺手工體驗
書讀百遍,不如親自實踐。“黎侯虎”、“中陽剪紙”,讓你化作能工巧匠~跟國傢級傳承人學非遺文化,來一場深度的文化體驗與傳承之旅,零距離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1998年,農歷虎年,長治市黎城縣村婦高秋英制作的佈老虎被定為生肖郵票圖案,從此,“黎侯虎”被譽為中國第一虎,譽滿華夏,名揚海外。威猛、憨態的樣子讓人想要馬上帶回傢。
活動現場,匠人們拿著紅黃兩色面料,制作憨態可掬、色彩鮮明的黎侯虎,看他們將剪成一陰一陽、陰陽相合的波紋狀,貼於兩虎背上。而這虎虎虎生威的造型裡積淀的文化底蘊,隻有來到現場親手感受才能瞭解。
中陽剪紙是流傳在山西中陽縣的一種民間藝術,它蘊藏著的大量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圖騰符號。富有濃鬱的山野泥土氣息和原始藝術質樸的美感的中陽剪紙線條流暢,惟妙惟肖,不看絕對是你的損失。
匠人們左手拿紙,右手拿剪子,霎時就剪出活脫脫的人物、動物、花草形象,而這些都在現場等你來體驗,趕快剪出屬於自己的心靈世界吧。
當“非遺”加上時尚新想法、融入當代新科技,山水大典將開啟你的旅行新體驗!
每月都有新活動,個個都能贏大獎!
ps:
應屆高中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還可以憑準考證購票享受9.9元暢遊大峽谷福利哦~
通過小程序“山西太行山大峽谷”一鍵購票,馬上來玩!